防疫勤洗手,少去醫院與人多密集處,進出醫院、有呼吸道症狀、慢性病人戴口罩,多運動增強抵抗力!
:::
鄭市長提及,瑞莎身為前烏克蘭籍國家代表隊選手,從107年起即義務培訓台灣韻律體操選手,對韻律體操及教學懷有熱情,且瞭解這項運動必須由幼時培養起,因此瑞莎創辦瑞星韻律體操協會,敦聘兩位俄羅斯籍教練及前菲律賓國家隊總教練協助專業訓練,其投身教學的心意,獲得許多家長支持,儘管一度因場地問題而萌生退場的想法,但在市府及武漢國中的協助下,希望提供最好的場地,支持瑞莎的理念,也讓韻律體操繼續在台灣扎根。
鄭市長表示,在市府、各學校及瑞星韻律體操協會共同努力下,培育出的選手也展現潛力,在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、全國運動會,韻律體操都是桃園重點奪牌項目;此外,瑞星韻律體操協會今(110)年3月也舉辦「全國2021瑞星盃韻律體操大獎賽」,讓台灣的韻律體操朝向國際化及多元化發展。今日國立體育大學熊怡慧同學、武漢國小林羽潔同學及多位幼齡選手,也在訓練基地內接受瑞莎及教練團隊的培訓,鄭市長也走上體操地墊實際體驗,並由瑞莎向鄭市長示範韻律體操姿態,瑞莎也感謝鄭市長及所有支持她這份理念的人。
教育局長林明裕表示,武漢國中韻律體操訓練基地所使用的活動中心,為107年10月竣工啟用,場館總樓板面積為2,415.91平方公尺,挑高約13公尺,非常適合韻律體操練習使用;此外,明(111)年武漢國中將成立非營利幼兒園,未來可從幼兒階段開始進行完整訓練。除了韻律體操外,武漢國中也與划船委員會合作發展划船運動社團,並向體育署爭取經費建置訓練器材,持續培育基層選手。
林局長指出,今年全中運韻律體操項目,桃園奪得2金1銀好成績,划船項目也獲得1金、1銀、1銅的佳績,未來希望透過市府及民間力量的結合,讓武漢國中成為發展韻律體操的重點學校,也讓划船運動的發展能逐步扎根,讓台灣的體操及划船運動能更上層樓。
今日包括立法委員湯蕙禎、市議員林昭賢、劉熒隆、市府顧問張肇良、教育局長林明裕、社會局專委魏筠、龍潭區長胡星輝、武漢國中校長鐘啟哲、瑞星韻律體操協會創辦人瑞莎、總監Nydia Lin等均一同視察。
桃園市長鄭文燦今(22)日下午前往中壢區,出席「台灣機械、電工、紡織、食品業工會聯合會慶祝110年五一勞動節聯合表揚大會」。鄭市長表示,機械、電工、紡織、食品業為傳統產業,曾為台灣創造許多就業機會及外匯,因應台灣產業的轉型,傳統產業也逐漸數位化,持續推動自動化生產,不斷提升技術與經驗,與台灣一起成長。鄭市長也說,今日表揚的模範勞工都相當不容易,相信得獎的榮耀會成為工作生涯中的重要里程碑,也預祝勞工朋友勞動節快樂。
鄭市長指出,台灣機械、電工、紡織、食品業四大聯合工會不僅成立得早,制度也非常健全,長期協助協調勞資糾紛、增進勞工的權益及福利,讓企業能將勞工權益極大化、制度化,市府也將持續支持工會,共同保障勞工權益,讓桃園成為照顧勞工的典範城市。
鄭市長表示,市府非常重視勞工權益,桃園升格後成立就服處、勞檢處協助維護勞工權益,每年也編列約2,000萬元,補助單位辦理勞工教育及育樂活動。在硬體建設方面,市府已規劃利用桃園區民生路的舊菸酒公司配銷所400多坪土地,興建「勞工教育大樓」,未來提供工會、勞資調解及勞工教育訓練教室、庇護工場等完整空間;桃園南區則規劃於中壢工業區附近,設置一棟勞工培力大樓,並設立技能證照訓練場地及勞工教育等綜合教室,完善勞工權益。
鄭市長提到,為協助青年勞工就業,市府推動「桃園市青年安薪就業讚方案」,提供年輕朋友首度就業津貼,媒合成功並任職滿6個月,可領取2萬1,000元,事業單位則可獲得1萬元。此外,為鼓勵中高齡者再就業,桃園也率先推出萬元就業獎勵計畫,經就服處所屬推介就業滿90日,即補助每人1萬元就業獎勵金。
鄭市長表示,這幾年桃園歷經幾個企業大量解僱事件,市府在大量解僱過程中也積極提供協助,爭取勞工權利,協助員工儘速重返職場,並依個人需求推介合適職缺及安排職業訓練,並運用積欠工資墊償基金代還勞工薪資,讓員工得到最好的保障。
今日包括立委鄭運鵬、市議員葉明月、勞動部次長王安邦、市府勞動局長吳宏國、中壢區長鄭詩鈿、桃園市總工會理事長翁政國、台灣機械業工會聯合會理事長段維中、台灣電工器材業工會聯合會理事長吳文魁、台灣紡織染整業工會聯合會理事長劉文江、台灣食品加工業工會聯合會理事長楊宏康等均一同出席活動。
鄭市長指出,水是桃園的生命線,也是歷史的起點,經過努力陸續完成水圳埤塘、石門水庫等重大水利工程,讓桃園成為北部糧倉。去(109)年10月桃園啟動抗旱應變措施,不僅停灌兩期稻作,以維持石門水庫水量,目前桃園每日也供應新竹約22萬噸水源,更與中央單位充分合作,推動阿姆坪排淤隧道工程及多項備援計畫。此外,市府也取用河川水、埤塘水、地下水、水資中心放流水、營建工地放流水等,開發多元水源,並持續整備公園戰備水井、工業區備援水井,也規劃每個社區至少都有臨時取水點,維持市民基本用水需求。
鄭市長談到,地方政府編訂各項災防計畫,擬定減災、防災、救災、復原等標準流程,當災害發生時,由中央統籌、地方執行,配合民間志工運用,以災民搶救為優先,把握黃金救援時間。另外,桃園也進行如地震、風災、水災、空難、石化廠事故等多項災防演練,發現複合性災害為各種災害的共同特性。鑒於極端氣候下,各種突發災害的發生,需要短時間內展現完備的災防能力,因此需要以新的角度重新檢視過往計畫,建立一套從工程面、管理面、社會組織面的新標準,全力提升災防能力和等級。
鄭市長提及,市府「水情看桃園」APP,提供土石流預警、災害發生地點、避難處所等防災資訊,運作已相當成熟。颱風來臨前,也會針對河岸部落進行預警性撤離,保障居民在水庫洩洪或橋梁坍塌時的生命安全。未來市府也會加強引進IoT科技,升級預警系統,持續加強市民防災意識,透過擬定更符合實際情況的標準化流程,提升土石流警戒區的防災效益。
鄭市長也說,防災產業涉及土木、水利、消防、電機、大地工程、科技防災設備、網路管理制度、政府防災指揮系統等多元領域,日本在這方面很有經驗,很值得觀摩交流,因此防災產業成為雙方重要的合作面向。桃園透過對話交流、觀摩學習,以提升防災設備、精進防災整體計畫、推動智慧化監控系統等面向,慢慢扎根防災產業,提升綜合防災能力。
水利署長賴建信表示,台灣是多雨國家,但近年因氣候變遷影響降雨,今(110)年旱災情況更較往年險峻。過去8個月期間,台灣主要水庫降雨量比民國91年缺水時,少了一半以上的降雨量,不僅台灣如此,美國科羅拉多州包爾湖也面臨歷年最低水位,氣候變遷成為全球共同議題和考驗,透過今日會議,彼此交流意見、互相學習經驗,具有重要意義。
賴署長指出,桃園是很好的抗旱典範城市,去(109)年10月,中央經濟部成立「旱災中央災害應變小組」,桃市府同步成立「桃園市旱災緊急應變小組」,每週召開抗旱會議,至今已達25次,針對各種水情超前部署,研擬相關的因應準備措施,讓桃園水情至今仍可維持在黃燈燈號,未進入紅燈供五停二情況,且也唯有桃園供水穩定,才有餘裕支援新竹地區,展現更大的區域合作效益。
今日包括經濟部水利署長賴建信、市府秘書處長顏子傑、財團法人臺灣亞洲交流基金會理事長蕭新煌、社團法人臺灣防災產業協會理事長彭啟明均一同出席活動。
市政新聞

鄭市長感謝瑞莎深耕體操培訓,將桃園打造為韻律體操選手的搖籃
桃園市長鄭文燦今(22)日下午前往龍潭區,視察桃園市立武漢國中韻律體操訓練基地。鄭市長表示,龍潭區是桃園韻律體操選手的搖籃,武漢國中及鄰近的雙龍國小、武漢國小、龍潭國小、龍潭國中及龍潭高中等,培育出許多優秀的韻律體操選手,也很高興台灣媳婦瑞莎教練長期以來義務指導,積極培育台灣韻律體操選手。鄭市長又說,為了讓武漢國中活動中心有更完善的訓練環境,市府已核定補助經費300萬元,加裝冷氣並充實韻律體操地墊及相關訓練器材,期許韻律體操這項最美麗的運動,未來能由幼兒階段就向下扎根,讓武漢國中成為韻律體操的重點學校,桃園也成為台灣韻律體操選手的搖籃。鄭市長提及,瑞莎身為前烏克蘭籍國家代表隊選手,從107年起即義務培訓台灣韻律體操選手,對韻律體操及教學懷有熱情,且瞭解這項運動必須由幼時培養起,因此瑞莎創辦瑞星韻律體操協會,敦聘兩位俄羅斯籍教練及前菲律賓國家隊總教練協助專業訓練,其投身教學的心意,獲得許多家長支持,儘管一度因場地問題而萌生退場的想法,但在市府及武漢國中的協助下,希望提供最好的場地,支持瑞莎的理念,也讓韻律體操繼續在台灣扎根。
鄭市長表示,在市府、各學校及瑞星韻律體操協會共同努力下,培育出的選手也展現潛力,在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、全國運動會,韻律體操都是桃園重點奪牌項目;此外,瑞星韻律體操協會今(110)年3月也舉辦「全國2021瑞星盃韻律體操大獎賽」,讓台灣的韻律體操朝向國際化及多元化發展。今日國立體育大學熊怡慧同學、武漢國小林羽潔同學及多位幼齡選手,也在訓練基地內接受瑞莎及教練團隊的培訓,鄭市長也走上體操地墊實際體驗,並由瑞莎向鄭市長示範韻律體操姿態,瑞莎也感謝鄭市長及所有支持她這份理念的人。
教育局長林明裕表示,武漢國中韻律體操訓練基地所使用的活動中心,為107年10月竣工啟用,場館總樓板面積為2,415.91平方公尺,挑高約13公尺,非常適合韻律體操練習使用;此外,明(111)年武漢國中將成立非營利幼兒園,未來可從幼兒階段開始進行完整訓練。除了韻律體操外,武漢國中也與划船委員會合作發展划船運動社團,並向體育署爭取經費建置訓練器材,持續培育基層選手。
林局長指出,今年全中運韻律體操項目,桃園奪得2金1銀好成績,划船項目也獲得1金、1銀、1銅的佳績,未來希望透過市府及民間力量的結合,讓武漢國中成為發展韻律體操的重點學校,也讓划船運動的發展能逐步扎根,讓台灣的體操及划船運動能更上層樓。
今日包括立法委員湯蕙禎、市議員林昭賢、劉熒隆、市府顧問張肇良、教育局長林明裕、社會局專委魏筠、龍潭區長胡星輝、武漢國中校長鐘啟哲、瑞星韻律體操協會創辦人瑞莎、總監Nydia Lin等均一同視察。

鄭市長出席110年五一勞動節聯合表揚大會,期許桃園成為照顧勞工的典範城市
桃園市長鄭文燦今(22)日下午前往中壢區,出席「台灣機械、電工、紡織、食品業工會聯合會慶祝110年五一勞動節聯合表揚大會」。鄭市長表示,機械、電工、紡織、食品業為傳統產業,曾為台灣創造許多就業機會及外匯,因應台灣產業的轉型,傳統產業也逐漸數位化,持續推動自動化生產,不斷提升技術與經驗,與台灣一起成長。鄭市長也說,今日表揚的模範勞工都相當不容易,相信得獎的榮耀會成為工作生涯中的重要里程碑,也預祝勞工朋友勞動節快樂。
鄭市長指出,台灣機械、電工、紡織、食品業四大聯合工會不僅成立得早,制度也非常健全,長期協助協調勞資糾紛、增進勞工的權益及福利,讓企業能將勞工權益極大化、制度化,市府也將持續支持工會,共同保障勞工權益,讓桃園成為照顧勞工的典範城市。
鄭市長表示,市府非常重視勞工權益,桃園升格後成立就服處、勞檢處協助維護勞工權益,每年也編列約2,000萬元,補助單位辦理勞工教育及育樂活動。在硬體建設方面,市府已規劃利用桃園區民生路的舊菸酒公司配銷所400多坪土地,興建「勞工教育大樓」,未來提供工會、勞資調解及勞工教育訓練教室、庇護工場等完整空間;桃園南區則規劃於中壢工業區附近,設置一棟勞工培力大樓,並設立技能證照訓練場地及勞工教育等綜合教室,完善勞工權益。
鄭市長提到,為協助青年勞工就業,市府推動「桃園市青年安薪就業讚方案」,提供年輕朋友首度就業津貼,媒合成功並任職滿6個月,可領取2萬1,000元,事業單位則可獲得1萬元。此外,為鼓勵中高齡者再就業,桃園也率先推出萬元就業獎勵計畫,經就服處所屬推介就業滿90日,即補助每人1萬元就業獎勵金。
鄭市長表示,這幾年桃園歷經幾個企業大量解僱事件,市府在大量解僱過程中也積極提供協助,爭取勞工權利,協助員工儘速重返職場,並依個人需求推介合適職缺及安排職業訓練,並運用積欠工資墊償基金代還勞工薪資,讓員工得到最好的保障。
今日包括立委鄭運鵬、市議員葉明月、勞動部次長王安邦、市府勞動局長吳宏國、中壢區長鄭詩鈿、桃園市總工會理事長翁政國、台灣機械業工會聯合會理事長段維中、台灣電工器材業工會聯合會理事長吳文魁、台灣紡織染整業工會聯合會理事長劉文江、台灣食品加工業工會聯合會理事長楊宏康等均一同出席活動。

鄭市長分享防災治理經驗,展現桃園城市韌性
桃園市長鄭文燦今(22)日上午前往臺大集思會議中心,出席「2021亞太防災高峰會-氣候緊急時代下的區域韌性與國際合作」研討會議。鄭市長表示,台灣屬於降雨頻率高的國家,但因氣候變遷、水利工程等複雜因素,仍帶來百年大旱的危機,而氣候變遷帶來旱災、超大豪雨、颱風等災情,讓城鄉治水課題成為重大挑戰。今日適逢世界地球日,透過跨國討論、互相學習,以新的角度重新審視各項災防計畫,未來將引進更多科技工程,改善管理制度,強化區域排洪、排水計畫、河川治理等防災等級,提升防災能力,展現城市韌性。鄭市長指出,水是桃園的生命線,也是歷史的起點,經過努力陸續完成水圳埤塘、石門水庫等重大水利工程,讓桃園成為北部糧倉。去(109)年10月桃園啟動抗旱應變措施,不僅停灌兩期稻作,以維持石門水庫水量,目前桃園每日也供應新竹約22萬噸水源,更與中央單位充分合作,推動阿姆坪排淤隧道工程及多項備援計畫。此外,市府也取用河川水、埤塘水、地下水、水資中心放流水、營建工地放流水等,開發多元水源,並持續整備公園戰備水井、工業區備援水井,也規劃每個社區至少都有臨時取水點,維持市民基本用水需求。
鄭市長談到,地方政府編訂各項災防計畫,擬定減災、防災、救災、復原等標準流程,當災害發生時,由中央統籌、地方執行,配合民間志工運用,以災民搶救為優先,把握黃金救援時間。另外,桃園也進行如地震、風災、水災、空難、石化廠事故等多項災防演練,發現複合性災害為各種災害的共同特性。鑒於極端氣候下,各種突發災害的發生,需要短時間內展現完備的災防能力,因此需要以新的角度重新檢視過往計畫,建立一套從工程面、管理面、社會組織面的新標準,全力提升災防能力和等級。
鄭市長提及,市府「水情看桃園」APP,提供土石流預警、災害發生地點、避難處所等防災資訊,運作已相當成熟。颱風來臨前,也會針對河岸部落進行預警性撤離,保障居民在水庫洩洪或橋梁坍塌時的生命安全。未來市府也會加強引進IoT科技,升級預警系統,持續加強市民防災意識,透過擬定更符合實際情況的標準化流程,提升土石流警戒區的防災效益。
鄭市長也說,防災產業涉及土木、水利、消防、電機、大地工程、科技防災設備、網路管理制度、政府防災指揮系統等多元領域,日本在這方面很有經驗,很值得觀摩交流,因此防災產業成為雙方重要的合作面向。桃園透過對話交流、觀摩學習,以提升防災設備、精進防災整體計畫、推動智慧化監控系統等面向,慢慢扎根防災產業,提升綜合防災能力。
水利署長賴建信表示,台灣是多雨國家,但近年因氣候變遷影響降雨,今(110)年旱災情況更較往年險峻。過去8個月期間,台灣主要水庫降雨量比民國91年缺水時,少了一半以上的降雨量,不僅台灣如此,美國科羅拉多州包爾湖也面臨歷年最低水位,氣候變遷成為全球共同議題和考驗,透過今日會議,彼此交流意見、互相學習經驗,具有重要意義。
賴署長指出,桃園是很好的抗旱典範城市,去(109)年10月,中央經濟部成立「旱災中央災害應變小組」,桃市府同步成立「桃園市旱災緊急應變小組」,每週召開抗旱會議,至今已達25次,針對各種水情超前部署,研擬相關的因應準備措施,讓桃園水情至今仍可維持在黃燈燈號,未進入紅燈供五停二情況,且也唯有桃園供水穩定,才有餘裕支援新竹地區,展現更大的區域合作效益。
今日包括經濟部水利署長賴建信、市府秘書處長顏子傑、財團法人臺灣亞洲交流基金會理事長蕭新煌、社團法人臺灣防災產業協會理事長彭啟明均一同出席活動。
桃園誌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