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鄭市長:7月1日成立勞動檢查處,透過勞動檢查制度化,改善勞動條件

  • 發布單位:新聞聯繫科
  • 資料提供單位:新聞處

鄭市長:7月1日成立勞動檢查處,透過勞動檢查制度化,改善勞動條件

鄭市長:7月1日成立勞動檢查處,透過勞動檢查制度化,改善勞動條件

桃園市長鄭文燦今(24)日主持市政會議,聽取勞動局「市府勞動檢查處規劃與發展」簡報後表示,市府將於今年7月1日成立勞動檢查處,保持直轄市勞動檢查權的完整性,並分階段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勞動檢查制度,以制度化方式輔導、改善勞動條件,讓勞動方式符合法律標準,並降低職災比例。

鄭市長指出,勞檢處必須了解本市勞動場所的特性、產業逾時工作的狀況及成因,比方說,市境內的旅館業及製造業等產業因缺工、接單或管理制度問題,普遍都有逾時工作的狀況;應以「輔導優於處罰」為原則,交互運用「現場輔導」及「政策宣導」,讓業者了解違反規定之處,再進一步協助改善。此外,每個類別的檢查進行前,應先舉辦行業座談,確認檢查基準,勞動檢查員的訓練也必須累積經驗。

鄭市長說,衛生局、消防局、環保局、教育局及社會局等涉及督導業務的機關,應辦理聯合檢查,避免重複作業,譬如桃園約有400家化學工廠,化學物質相關的檢查可由環保局、消防局及勞檢處聯合進行,調查工廠原料、設備及製程方法等容易發生職災的項目。

勞動局長潘鴻麟表示,本市共有112萬3,000位勞動人口、1萬966家工廠及5萬323個事業單位,而以104年的職業災害案件分析,多數集中發生於製造業及營造業。勞動檢查處成立後,將可整合勞動檢查法令、勞動基準法令、職業安全衛生法令及勞工福利和就業服務等相關法令,有效統籌規劃及管理轄區勞動環境。

潘局長指出,勞動檢查處將於今年7月1日成立,分為製造業科、營造業科、綜合業科及職業衛生科,辦理製造業、營造業、土石採取業及其他職業的安全衛生監督檢查、輔導,以及預防職業疾病之監督檢查、化學品統計、職業災害個案管理等業務。